第(2/3)页 而赵牧用战马交易的并非银两,而是真正的甲胄,而且战马和战甲基本上都是等价交换的。 一万多匹战马分别跟朝廷和陇右阚氏交易,最后交易来了一万三千多套战甲。 然后就是前段时间从那些土匪山寨搜刮的一些甲胄,这些甲胄并不算多,加起来也有个两三千套。 最后算下来,赵牧手中的战甲也就只有两万五千套左右。 因此,才说他麾下这五万大军的着甲率差不多有一半左右。 但这一半之中,各种杂七杂八的甲胄太多,再加上从蛮人那里缴获的皮甲,这些战甲在赵牧看来也就比逐北卫当初的样子货稍微强一些。 所以说,一半的着甲率水分太大! 真要是把那些杂七杂八的甲胄和蛮人的皮甲去掉,最后的着甲率可能还不到四成。 可别看赵牧觉得着甲率远远不够,可实际上不管是三成还是四成的着甲率已经算是十分不错了。 如今的大蕲,就算是那些朝廷官军,着甲率也未必会有多高。 大部分的官军,穿戴的甲胄基本上都是逐北卫当初的那种样子货。 也就只有当初的丰益,才会想方设法的将自己麾下的装备弄的好一些、再好一些! 可即便如此,他当初带领的那十万大军,着甲率其实也只有一半左右。 而韩冲他们之所以一开始投奔赵牧的时候,身上穿的甲胄都十分不错。 但那是因为丰益麾下原本一共有十万人,可等他从镐州退走的时候只剩下了三万多人。 因为死的人太多,那些还活着的人自然会把死人身上的战甲全都扒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韩冲带领的人几乎人人着甲的原因。 像这种几乎人人着甲的大军,整个大蕲其实都没有多少。 而那些在各地闹得风风火火的义军,真实情况可能就更惨了。 别看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搞的声势浩大,可那也只是许多将领都不想听从皇甫无极的安排,试图养寇自重的结果。 如果那些官军真要是发力,这些义军很可能连半年都坚持不了,就会销声匿迹。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些义军的装备太差。 别说着甲了,就算是武器,他们也未必能够做到人手一把。 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手里拿着的既不是长刀也不是长枪,而是木棍或者镰刀。 甚至,还有个别人直接把铡草的铡刀都拿出来当武器了。 至于效果如何,赵牧并不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