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陈小富原本的计划中,消除大周各地的市场壁垒是其中一环。 他真正的着眼点是提高生产力,也就是通过千丈原的作坊集群生产出各种这个世界没有的商品来。 这些商品能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故,它们的销路是不会有问题的。 千丈原的作坊必然会赚取令许多商人眼红的利润,这将会引领这些商人们主动改进技术,让生产的效率更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至于流通这个问题,陈小富上辈子毕竟不是商人出生,上辈子也没有经过商,他当真还没有想到。 杜怀生知道自己的这几句话引起了这位年轻爵爷的兴趣。 他略一斟酌,又道: “当下可预见的是,在陈爵爷您的一番勉励之下,在朝廷减税政策的推动之下,江南道乃至整个大周的商业都会快速步入正轨。” “市场的信心会得以建立。” “市场壁垒的消除在下官看来也并不难,因为这是可以用朝廷的行政手段以命令的方式来勒令各地官府取消当地的商业保护。” “只是……这件事会触及许多地方官员的利益,需要极为强硬的手段……也就是会得罪许多人,要不怕得罪人才行。” 杜怀生又看了看陈小富,陈小富也正看着他。 “你继续说。” 杜怀生又道: “市场壁垒破除,朝廷就要着手于解决商品的流通。” “商品能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更多的市场就会销售得更快,商人就能获取更多的利益……但当下大周的商品运输却是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蜀州的商品要进入江南,虽有长江航运,但长江之船,仅能停靠西津渡。” “西津渡要再转往江南各地就只能走陆路……马车这个东西,一来速度很慢,二来运输的能力有限。” “说起来江南乃是水乡,江南道的诸多河道也有航运,但这些河道却有许多并未能连同,更没有与长江完美的结合!” “陈爵爷,” 杜怀生伸出一只手在他的杯中蘸了蘸,就用这茶水在这桌上画了起来: “您看,长江自西向东……这一路过去其实串联了许多的城市。” “但距离长江颇远的两岸却没有水路与之相连,便导致了商品运输的时候绝大多数依旧要依靠马车。” 他又蘸了蘸茶水从上往下画了一条线: “咱们大周这东西方向……河北道陇右道水路更是阻塞,商品几乎完全依靠马车驮运。” “陛下定都于蓟城……陛下之意是守住北方之国门,可北方距离江南真的很远,蓟城成为京城,便吸引了许多的人前往,蓟城的市场就很大,各地的商人都想将自己的商品打入北方的市场。” “倘若要将江南的商品销往蓟城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倘若将这东西水路贯通就完全不一样了,至少缩短一半的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