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黄角浆-《靖天下》
            
            
            
                
    第(2/3)页
    以至于,这一年,昆明旧城,五华山区,再加上刚刚开建没有多久的临渊宫区,几乎都能连在一起。
    在闹市中骑马,有太的安全隐患了。
    火药有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万一有人埋伏在某处,给虞醒来一个同归于尽。
    虞醒岂不太冤了。
    虞醒也只能坐马车了。
    好在云南马车制造技术,可以说独步天下了。
    毕竟马车能消耗大量的铁。少府统计铁太平车已经生产出十万辆。这么大的生产量之下,很多不成熟的技术也就慢慢磨合成了。
    虞醒的马车,就是用高技术的。
    整体钢板搭建而成,只是外面装饰着木头的纹理。即便用火药炸,也未必能炸开。
    里面能放下一张办公桌,一张小床。
    只是,这也有问题。
    问题就是太重了。
    虞醒不得不将一种新材料用上。
    不是别的。是从滇南地区找到一种树胶。名叫黄角浆。是一种藤本橡胶。虞醒尝试过,各种物理性能与橡胶相比,相差不大。本地人用这树胶做过很多事情。唯一的问题是产量太小了。
    这种树胶给虞醒带来很大便利。
    比如为自己的马车弄一个轮胎。即便不是空心的,实心的,也能减重防震,有很好的效果。
    更在虞醒的电力实验中。可以充当绝缘材料。
    只是唯一的问题,是太少了。
    太少了。
    滇南当地百姓对这种橡胶需求量不大。根本没有种植,都是本地百姓用的时候,去树林中采集就行了。
    虞醒只从滇南收集了几百斤。
    看似数量不多。
    但是各方面一分配,就没有了。
    虞醒倒是已经给滇南下了命令,这种树胶有多少,算多少,一体收购。
    但是虞醒觉得,也不可能多高的产量。
    一方面是先天因素,这种黄角浆在产量上万不是橡胶的对手。
    另外一方面,就是种植难度了。
    虞醒估计想开辟种植业种植,需要很多时间,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的。
    虞醒只能耐心等待了。
    虞醒每每想起,都怀念南美洲的橡胶,土豆,玉米。
    虞醒在摇晃的马车中,正好翻越到阿拉丁与王文昭的文书。
    “赵忠做得不错。”虞醒心中欢喜。
    战马的问题初现端倪,如果能打开阿拉伯世界的市场,很多事情都能得到解决。
    只是得知海都使臣的消息。虞醒心中有一个念头:“鸡肋。”
    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之所以食之无味。
    就不说海都与云南之间的互信问题。
    说到底,忽必烈与海都之间的矛盾,是孛儿只斤家族闹家务,真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忽必烈是非常魄力来处理海都的问题。比如对海都做出重大让步。
    忽必烈是觉得没有必要。
    而不是不能。
    历史忽必烈,海都都死。双方是有一段时间重归于好的。
    所以,现在与海都合作。等将来大军北上,就不说渡过黄河,就是渡过长江。那时候,会是什么样子,都不好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