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清朝:这不就是军机处吗?改了一个总参谋部的名字,就以为我不认识了?) 而大明的文官们对视一眼,心中暗道不妙。 他们都能想到,皇帝要怎么绕过他们掌握国家权力了。 不行,必须让皇帝放弃这个想法。 他们看德国的那个制度就挺好的,或者是没介绍到的英国虚君制也很妙。 就是不知道,这小皇帝能接受哪一个了。 要是小皇帝都不接受的话。 那既然他不想体面,就别怪他们帮他体面了。 【最终,在6月28日那天,一个19岁的塞族少年,用两颗子弹,点燃了它。】 【弹幕:我将为八千万人的死亡乐章,开篇!】 【大公夫妇遇刺的事件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不过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但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对这件事却格外关注。】 【康拉德很早就有吞并塞尔维亚的打算,而大公遇刺事件,给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6月29日,萨拉热窝枪响一天后,维也纳召开了帝国紧急会议。】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向塞尔维亚,但与会的所有人对此都心照不宣。】 【总参谋长康拉德第一个站出来发言。】 【据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回忆,他的发言基本上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 【开战!开战!开战!】 【鸽派的大臣们虽然很想反驳,但他们的领袖都被人当街刺杀了。】 【此时帝国内部,再无人能够制衡鹰派。】 【最终这次会议以压倒性多数,同意开战。】 【弹幕:塔塔开!塔塔开!塔塔开!】 【弹幕:战斗,爽!】 【弹幕:谁家慈禧】 大清。 慈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