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1906年1月,卸任的施里芬将这份计划,交给了继任者小毛奇。】 【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有必要,加强右翼。”】 卫青点了点头,这句话很对。 这种时间非常有限的战争,就必须要以最快速度完成战争首要目标。 否则的话,法国的盟友来个围魏救赵,那德国就只有战败这一个可能了…… 德国不会就是这么输的吧? 【八年之后,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然后小毛奇就发现,这份“天衣无缝”的计划,从一开始就状况百出。】 【一一个问题是:比利时不肯借道,怎么办?】 【1914年8月2日,一份来自柏林的最后通牒,摆在了比利时政府的桌面上。】 【上面写着:鉴于法军即将穿越比利时边境,对德国发起攻击,出于自卫目的,德军不得不提前出兵以迎战法军。 如果这一行为被比利时政府,视为侵略的话,那德国将深感遗憾,并将比利时视为敌国。】 【弹幕:特别军事行动】 【弹幕:重新定义自卫】 【弹幕:比利时不肯借道的问题施里芬生前也意识到了,但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弹幕:相信后人的智慧】 【小毛奇想当然地认为,仅凭这一纸通牒,就足以使比利时人屈服。】 【毕竟两国军事力量是如此的悬殊。】 【可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一封掷地有声的回复就发到了柏林。】 【上面写着:比利时政府拒不接受柏林方面提出的每一条条款。这些条款,无一例外,都是对比利时国家尊严的严重侮辱,并会迫使比利时背叛它对欧洲的责任。】 【弹幕:小国的荣耀与尊严】 儒生们纷纷为天幕上的比利时叫好,那个比利时的这个行为,真是太符合儒家经典里的道义了。 威武不能屈啊! 但要是让他们上战场,抵抗侵略者。 他们却是万万不能的。 一部分是临危一死报君王,另一部分则不过是,水太凉,头太痒之流罢了。 大宋。 大宋的儒生们看看天幕,再朝皇宫的方向看看。 还赶不上人家小国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