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1914年的法国十分幸运,因为此时德军的最高统帅,已不再是老毛奇。】 【而是他那位,优柔寡断,唯唯诺诺的侄子。】 【1906年,当施里芬交班时,曾对他的这位继任者有过一句,非常精准的评价:】 【“优秀的统帅不是任命的,而是天生的。”】 【弹幕:军事绝对离不开战场上的实践】 【弹幕:就是因为小毛奇太过于小心导致判断失误,主帅战场上唯唯诺诺是要出问题的】 大唐。 李世民点了点头,很认同天幕上的这几句话。 优秀的统帅确实是天生的,就比如说他,在战场上一些紧要关头,总是有一种敏锐的直觉。 正是这敏锐的直觉,让他能够在战况十分焦灼的时候,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所以小心谨慎是好事,但在战场上的小心谨慎,应该是不搞一些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 (此时,远在千年后的五星天皇,麦克阿瑟大帅打了个喷嚏,总感觉好像有人在念叨他) 而那句军事离不开战场上的实践,更是可以说是真理了。 就没有哪件事可以脱离实践的。 (数学:?) 【八年之后,施里芬的话,一语成谶。】 【事实证明,小毛奇完全不具备指挥这种,灭国战役的能力。】 【首先,他的性格十分软弱,威望又不足以服众,偏偏德军阵中还有一群他惹不起的人物。】 【如巴伐利亚亲王、符腾堡公爵,以及威廉二世的皇太子。】 【这些皇亲国戚显然不会将小毛奇放在眼里,所以全都在战场上各行其是。】 【在后来那场决定战争胜负的马恩河战役中,总参谋部既收不到消息,也发不出命令,甚至连前线各部的位置都不知道。】 【弹幕:像俾斯麦那样能压着德皇的人太少了】 “那个德国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四年,真是为难那些士兵了。” “是啊,各部都不服指挥,各自为战,能打赢战争才怪了。” 古人们讨论着。 周幽王:总感觉有些熟悉。 汉献帝刘协:你的感觉一点都没错,朕也是一样的感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