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弹幕:所以啊,应该官绅一体纳粮】 【当然,张居正考虑到了。】 【他觉得过往直接交实物还得摊派徭役,太辛苦。】 【于是他核定了每亩田该交的银子,也就是说,当你不想服徭役不想交粮食时,直接交银子就OK啦!】 【弹幕:租庸调制的白银版】 大唐。 依偎在唐高宗怀里的皇后武媚娘有些不解地开口问道:“陛下,臣妾尝听闻,国朝的制度都是会逐渐发展变化的。 “后世的明朝开国的时候没有采取租庸调制,那就是说他们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可为什么到这张居正改革的时候,却又恢复了租庸调呢?” 李治思索片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明朝的太祖皇帝设立严苛的户籍制度,就是将天下百姓视为私产。 “谁又会在意私产的想法呢?当然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操控天下人了。” “这张居正改革也是,不知道后世的明朝到底怎么了,农民不卖粮食,怎么可能会有银钱交税和代替徭役呢?”李治摇了摇头。 “而且粮食与银钱交换的比例是商人决定的,丰收的时候定然会存在普遍的压低粮价之行为。” 他大唐租庸调之所以让百姓用布帛丝绸代替徭役,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既能当货币,百姓也可以自行生产。 难道说明朝的百姓,不以种地维生了? 【所以,一条鞭法的本质是在收财产税。】 【牢记这个性质,它就像给作者菌的催更和打赏一样,相当重要。】 【弹幕:本质是因为当年交税可以折色,而折色的东西交上来不顶用,所以不收货物一律改收银两了】 【弹幕:然后收粮权就丢了】 【弹幕:那这得赖老朱,税收制度搞得几乎所有部门都能收税,而且错综复杂的,根本没有一个统一协调运输的部门】 李治张了张嘴,遗传的头疼也不疼了。 “那明朝的太祖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能让税收这事情搞得如此复杂,这岂不是给那些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机会吗?” “也怪不得他大刀阔斧也杀不绝贪官,银钱就摆在眼前,有几个人能忍住呢?” 大汉。 汉武帝刘彻抬手扶额,怪不得朱元璋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呢,原来是他也没什么智慧啊。 至少在制度设计方面,没什么智慧。 又是军户制度,又是税收制度的,而且竟然还迷之自信认为这就是完美的。 所有的朝廷部门都能收税,还没有统一协调运输的部门,那要是边疆打仗,这些物资要怎么送到边疆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