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推荐理由-《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长之路》


    第(2/3)页

    「但苏旗甘心。定国公一家世代忠良,只要陛下圣旨一下,就能让苏旗心甘情愿地去,心甘情愿地回,他绝无怨言。」

    「其三,定国公靠着父辈的积累,自带威望,但凡是在军中,走到哪里旁人都要敬他三分。他若去浙江,想必能以比旁人更快的速度稳定局面,安抚人心,之后的事情进程推行也会更加顺利。」

    「当然,还有最后一点,但不是为沈大人考虑,而是为苏旗考虑。自景丰四年鞑靼一役,苏旗十七岁入边关,如今已有七年,老定国公也逝世三年有余。他在宣府镇副总兵的位置上坐了这么久,需要个契机再进一步,以便真正成为守卫我大夏的‘长城。」

    「武将晋升靠军功,边关安定多年,没有苏旗建功立业的机会。功从何来?自然从这东南的倭寇来。」

    程炎不停歇地说完这许多,稍稍缓了口气,而后站起身来朝景丰帝弯腰行了一礼,利落地做出总结:「以上,便是微臣向陛下推荐定国公的理由。」

    话毕,他身形不动,一副恭等景丰帝考量思虑的样子。

    景丰帝目光沉沉,不言不语地看着他,眼眸渐渐幽深起来。

    程炎如此长篇大论阐述自己的理由,可其中还是有很多没说清楚的地方。譬如别的将领不愿给沈柏奕当陪衬,为何苏旗愿意?为何程炎这般笃定他不会有怨言?

    但程炎言尽于此,剩下的不用多说,他相信景丰帝自己也能想明白。

    苏旗十七岁率军赶赴

    北疆支援,迅速扭转战局,解除边关围困。其中固然有楚荆的功劳,但明眼人都知道,从人心的角度看,苏旗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

    大夏朝建立了有多久,苏家就辉煌了有多久。先是跟着太祖打天下,可开国元勋太多,如群星般闪耀,苏家先祖在其中并不显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