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议-《横刀十六国》
            
            
            
                
    第(2/3)页
    但自从司马懿搞了一个洛水之誓后,华夏的信用体系和道德体系基本上已经崩塌了。
    十六国南北朝,乃至隋唐,不知道出了多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事。
    至于叛乱,简直是家常便饭,手上几千人马就敢称王称单于,兵马过万,直接就自称天子了。
    梁国现在安定,全靠赫赫武功撑着。
    而一旦军事上遭遇大挫折,必然镇不住国中的野心勃勃之辈。
    “景略之言有理,朕并非要如孝武皇帝一般数十万人大举征伐,而是逐步蚕食。”李跃不会傻到像苻坚一般弄出八十万大军孤注一掷。
    南征的风险的确极大,前面还有曹操赤壁惨败,曹真曹爽父子皆败,曹仁濡须之败,曹休石亭之败,司马昭东关之败……
    “敢问陛下,如何蚕食?”王猛端起茶,啜了一口。
    “先北后南,将洛阳中军撒出去,凉、朔、代、幽、辽及西域都护府、诸路小股兵力齐进,掳其百姓,焚其草场,寻其主力,然后以精骑突击之,不出数年,代国可灭,漠北可定也。”
    黑云军中有不少乌桓鲜卑人,熟悉草原形势,配上梁国的装备,两万精骑就能大破代国。
    若是慕容垂、高云、徐成、张蚝、吕光这些重将领兵,一万精骑就能取得重大战果。
    以拓跋什翼健的家底,能经受几次打击?
    平定西域后,李跃也能将精力投入漠北。
    而且小股兵力以掳掠为主,所得青壮、财货、牲畜能覆盖出兵的粮草损失,将士们也有足够的经济动力驱动。
    “此策可行。”王猛点头。
    如今梁国强盛,不去攻打代国,等拓跋什翼健强盛起来,肯定会攻打梁国。
    这是草原中原的地缘宿命。
    “剿灭代国后,中军精锐一部分陈于合肥,一部陈于汉中,佯攻濡须、剑阁,然后以数万精锐猛攻襄阳,吞并荆州,将晋室一刀两段,然后西并巴蜀,效法王濬楼船下江东,一统天下。”
    李跃慷慨激昂道。
    不仅是自己和王猛年纪渐大,黑云精锐们的年纪也在增长。
    这一代的猛人们退役后,下一代战力下滑是必然。
    冷兵器时代,斗志、韧性,以及厮杀的渴望,才是一支军队的核心。
    就像历史上的辽、金、元、清一样,开国时生猛无比,砍天砍地,几十年之后,不到三代就逐渐拉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