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次王哲准备找一个隐蔽些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长久修行之所。 刚刚到了峨眉山脚下,前面的路旁不远处有一个有些破旧的凉亭,里面坐着两个人在对弈。 一个中年道人,身穿灰色长袍。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和尚,一身袈裟,精神矍铄。 那道人四十多岁年,貌似就是普普通通的男子,站在那里似乎与周围山林融为一体。返璞归真。 那和尚身上一片佛光。 两个高手! 对弈的两个人见到王哲走来抬头看了他一眼。 在这道人眼中,王哲的身上笼罩着一层雾气,看不清楚他的修为有多高。 那老和尚却是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位施主可是滇南之人?”和尚率先开口问道。 “不是,来这里走走看看。”.0m “嗯,滇南的确是风景秀丽,多名山大川,值得一看。”老和尚点点头。 那道人朝着王哲笑了笑,没说什么,继续和老和尚下棋。 王哲也没理他们,带着来福远去。 “这位贵客如何?”道人落子。 “十分了得!”和尚赞叹道。 不久之前,他们还在峨眉山顶。 那道人心生所感,想要下山看看,那和尚也跟着下山。 他们下山这一趟就是为了看看那王哲。 突然一阵风气,凉亭里的和尚和道人都不见了,石桌上的棋盘、棋子也不见了。 下一刻,他们来到了峨眉山顶。 两人继续在山上对弈。 王哲则是带着来福,一人一狗朝着西北方向而去。 数千里之外的京城,天空阴沉,连绵的雨已经下了七天七夜。 京城之中有一座阁楼,要远比附近的房屋高上很多,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大半个京城。 在这阁楼的顶端,一个身穿道袍的男子看着满城的风雨。 蹬蹬蹬的脚步声,一个人上了楼,一个干瘦的老者,头发花白,身穿着一身紫袍。 “这么大的风雨,你怎么来了?”道人回头看了一眼。 “风雨大,所以跑你这里来躲躲雨。”那老者坐在一个蒲团上,长舒了口气。 “哎呀,还是你这里清净啊!” “又有麻烦了?” “嗯,陛下要建的邀仙台,高九十九丈,通体用白石砌成。 刚刚接到下面报上来的奏折,开采白石的采石场出了问题,一动工就死人。” “杨州、荆州、冀州都来了折子,要求拨钱赈灾。 还有北边的异族也不安生,频繁的袭扰边境。兵部也要银钱加强边防。” 老者一边喝茶,一边平静的诉说着这些个烦心事。 “你这天天在这里看天,看出什么来没有啊?” “天象混乱,什么都看不出来。”那道人道。 “最近这段时间,京城里来了不少方外之地的修士,都是冲着那两面八荒碑来的,还有几个是你的老熟人,没见见吗?” “见了不如不见。”那道人转身来到了桌旁,为老者倒了一杯茶。 这么大的风雨,不知道放了多久的茶壶,倒出来的茶水居然还是热的。 “喝茶。” 老者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那位有线索了吗?” “哪位?” “姓武的那位。”老者没有直呼其名。 最近这段时间,这个名字在京城里就是禁忌。 有一次,一位大臣小心说漏了嘴,只是提了一句,结果被内卫报给了皇上,官丢了,命也没了。 “还在找,那哪么容易找到,放心,他不会对你动手的,这里是京城。” “京城?这可不好说,我那儿媳妇可是公主哦。”老人叹了口气。 “我见过,富贵长寿之相。”道人道。 “我不求富贵,只求平安足以,你也说过人的相貌是会变的。”老人又喝了一杯茶。 “相貌会变,命数却不会变。”道人平静道。 “就是你说的那个圈?”紫袍老者说着话,抬起手来在半空画了一个圈。 道人默默的点点头。 “这个圈也不是不能跨过,对吗?” “怎么,你也想试试?”道人笑望着他。 “哎,我年纪到了,已经一只脚迈进了棺材,自然是不考虑了,不是还有后人吗?” “想要跨过那个圈需要先成人仙,成了人仙就是一只脚卖出去了。” “人仙之上就算是跨过去了?那历史上那些跨过去的人都去了那里,比如留下八荒碑的那位。 能留下那等至宝的人定然是跨过了那个圈了吧,他去了哪里? 海外仙山,天界,还是也已经魂飞魄散了?”老者喝了口茶。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那些人都要经历千年的劫难,或许四海的老龙,不咸山上的大妖能够知道一些其中的秘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