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新闻发布会-《巨星从退伍开始》
            
            
            
                
    第(1/3)页
    第296章  新闻发布会
    296新闻发布会
    陈飞开始马不停蹄地为新片做起了准备。
    《猎杀u571》这个电影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1942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西洋上,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军战役正在进行中。
    ***德国采用“狼群”战术,出动大批u型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域内猖獗活动,许多运送战略物资的盟军船只都被德国潜艇击沉在美国东海岸,美国海军却因无法破译其无线电通信密码而无法对德国潜艇造成多少威胁。
    哈什上尉和库南少校指挥的美国潜艇  s-33,受舰队司令之命,秘密出航。
    他们的“行李”是许多只木箱,但艇员们却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直到s-33驶入深海,此行的任务才渐渐明晰:s-33将成为一匹“特洛伊木马”,这些箱子将把它伪装成一艘**的u型潜艇。
    他们将与另一艘搁浅的德国潜艇会合并夺取艇上的密码机,盟军可以凭借它来阻止**“狼群”的进攻。
    9人小分队冒死强行登上德u-571潜艇夺取密码发报机,按照原计划,他们将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摧毁这艘u型潜艇并将俘虏带回美国,但一次意想不到发生变故,却将他们困在敌人的潜艇里。
    被德军援兵赶到,炸毁了接应的美国潜艇。
    9人小分队被迫困在已受重创的u-571号上还击,谁料接踵而来的却是火力更猛的德军驱逐舰。
    u-571号上只有1枚鱼雷,满目都是陌生的德文怎样操控仪器,困在百米深海破潜艇随时都有被水压压得四分五裂,而海水周围,都是德军驱逐舰扔下的深水炸弹。
    这一仗,在海底开展连环猎杀,时间已经不多了,面对这危险的水域和不知如何驾驶的潜艇,这些普通人的命运与任务的成功只能靠彼此的信任和直觉了。
    《猎杀u571》这部片子是2000年在美国上映的,一上映就获得了好评,并且一下挤入亿元票房大军——2000年的一亿元票房,还只是在美国,那是真的不得了的。
    “虽然大量影评揭露电影大量失实和破绽,但并不妨碍一波三折绝处逢生的节奏。电影后半段高潮不断,那潜艇因为瓦力而咔咔咔的声音别样摄人心弦。”
    “很久没看过这么过瘾的战争片,尽管是部老片,其实对于战争片就应该这样拍没有矫情没有做作没有儿女情长,因为战争是残酷的,作为最大限度的还原战争的战争片当然要宣扬正义扬善惩恶,本片做到了这一点,说难看的建议去看科幻片吧。高潮迭起,几乎没有大的漏洞,卡司也是极其给力,那时候的马修嫩出水.”
    这是电影上映时国内一些影评人的中肯评价。
    所以,原剧已经为陈飞打好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只要他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好好加工一下,再拍出一部经典,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部片子跟《壮志凌云》的路子不同,走的是剧情片的路子,所以要想把这个片子弄好,剧情非常重要。
    事实上,地球上的《猎杀u571》之所以火爆,关键的关键也就是因为剧情,因为剪辑出来的剧情给人一种窒息的紧张感,所以这部片子获得的奖项是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
    同样的道理,陈飞的这个电影要想做好,影音的剪辑非常重要。
    当然,这个电影的拍摄,对于陈飞的最大挑战,其实是背景的设定。
    原剧中,这是一个发生在过去的故事,所以背景和其他设定,基本不用操心,拿来就用。
    但陈飞想把这个故事放在现代的背景里,因为他想拍的是一部华夏潜艇官兵如何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电影,所以里面的潜艇,应该是现代潜艇,比较先进的那一类。
    但这就涉及到一些问题了,首先,华夏的潜艇,用那一艘?
    其次,敌人是谁?
    是老美?
    还是毛熊?
    或者是附近的几个潜在对手?
    还是一个完全凭空假想出来的敌人?
    而且,敌人的潜艇又是什么样子?
    另外,现代的潜艇大战,又是什么样?
    这些东西,一方面需要他认真思考,另一方面,也需要上级部门的审批!
    当然,他还需要一些专业的潜艇专家来帮他设计!
    所以这个工作的工程量,还是相当大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演员的挑选和培训、以及模型和道具的准备和制作。
    当然,陈飞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电视剧的拍摄。
    这一次,陈飞打算电影电视剧一起上。
    相互宣传,相互提升。
    但电视剧的拍摄,肯定不能再由他来把关了,他哪怕一心二用,也完不成的。
    所以,电视剧的拍摄,交给谁呢?
    当然是海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