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如果真的有必要,李道禅觉不会退缩,玄通告诉他万不可轻易踏入地仙境,那也只是玄通的叮嘱之言,而李道禅又岂是安分的主儿? 练剑之人的圣地?之所以被叫做圣地,便是因为那里有个王有道。 王有道被江湖称为剑圣,那是因为江湖有一个神秘人,此人是谁?无人知晓。但是他写的《天下评》在江湖上却人尽皆知。 此书讲的不是什么大道哲理,更不是野史传记,而是江湖之上有名武人的事迹。大多是江湖中人的比试与结果,并对他们一一细评,排出名次。 这本书早在江湖中流传,每隔一年,便会再出新书。这本书只是一家之言,可书中述评独到,被江湖人信服。 而《天下评》讲到王有道有一句诗:剑道已入圣,心动万剑出。 书中还记载着王有道的一个事迹,说王有道剑道大成,有一日游历北境,突遇一群上千蛮子正在追赶南人。王有道拔出手中长剑,随即又将长剑插入剑鞘之中,而蛮子上空出现万道剑影,剑影如晴空霹雳,一落而下。 南人只顾逃命,却未曾在意身后之事,等听不见身后的喊杀与马蹄声,这才驻足回头察看。却只见到那群蛮子全都被斩于马下。 所以后来又有一句话:虽有千人众,不敌其一击。 自此王有道在江湖之上名声大噪,剑圣一名由此而来。 王有道孤家寡人一个,既无妻儿,也无亲朋。在北蛮还对大奉俯首称臣之时,先帝巡视北境,机缘巧合之下,正巧碰到身为孤儿的王有道。 先帝念他与自己有缘,便将王有道带回宫中。因王有道自幼对练武颇为痴迷,先帝就将他交给宫中护卫。 王有道对于武道悟性极高,小小年纪,便登堂入室。先帝心中大喜,特封他做了一名护卫,跟随在当今陛下身旁。 因此王有道与皇帝感情深厚,但不知何原因,王有道辞官隐居落凤山,就算皇帝不答应,也未能拦住他。可皇帝还是信任他,让他做了一个神卫。 如今的王有道深居简出,被江湖尊为剑圣,可李道禅心中却不这样想。 在他看来,王有道与张淳风一样,不知何原因,将自己自囚于此罢了。孑然一身,比之张淳风更要凄凉。 看着眼前的这座问剑山庄,“问剑”?到底有何事要问自己手中的长剑,难道以他的修为,还有何事是自己手中那把长剑斩不断的吗? 这些皆是慕容亦温给李道禅名册中所写,对于名册中的内容,李道禅绝对不会有任何怀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