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通看了一眼师父的住处,那里还亮着烛光,他简单收拾了一下,走出房门,轻轻关上房门,抬脚刚走出院子,犹豫一番,这才又转过身,走到玄通房门前,俯身一拜:“师父,徒弟去了。” 房内无人应答,不通看着房内的亮光,良久又说了一句:“师父,您老人家保重。”不通眼神坚定,转身大步便走,没有丝毫的拖沓。 房内盘腿而坐的玄通缓缓睁开双眼,看着门口:“傻徒弟,虽然通了一半,可另一半还是不通。你既然听过石桥禅,就可知人间之情,虽可一见便倾心,倾心便可一世。但到头来,无非只是人之所欲,求而不得罢了。” 屋内烛火飘摇了一下,玄通轻轻拂袖,房内山风消失不见。 “如这灯火,为何而动?风未动,火未动,心也未动。看似虽动,只不过是一场虚幻。修道悟禅理皆如此,修道修一个‘静’,悟禅悟一个‘空’,心不静,身不空。谈何能够通达?” 玄通这些话原本是想对不通说,可不通早就离开了三清观。 “为师曾经便是因为年轻气盛,跟你师祖怄气,跑到江湖上混迹多年。虽然为师也不争虚名,不做什么侠义之举,最终还是被俗尘缠身,落得一身的亏欠。你师祖比为师强。虽然嘴上说将为师逐出师门,可在危难之际,一生闲云野鹤的你师祖,竟为师父杀人,破了道心,一世苦修毁于一旦。不是你师祖不让为师回龙虎山,而是为师没有脸面再回龙虎山。不通啊,师父虽叫你不通,其实你样样通达,越是通达便与这烦乱的俗世格格不入,可修道哪能只修经书,不修世事?说你通了一半,是因为你终于有了俗心,可是一旦俗心参不透,最终可是身入泥沼,做了俗人,这道还和你有何关系?” 玄通站起身,走到三清观门前,此时不通已经翻过了山头,正在向前走去。 “这一去,还能回吗?你师兄出事之时,为师怎忍心不出手?可是当年见到师祖因为为师失去道行,却整日如往常一样,看到为师便笑呵呵地叫我给他捶背。我看着他老人家,心中不忍。你师祖临终前唯一的嘱托便是让为师修出个道果金丹来,也不负龙虎山各位先祖。若是当年为师出手,便会与你师祖一样。为师没有尽做师父的本分,你师兄死的不明不白,那个臭小子还敢上山责斥老夫?哼,毛头小子,若不是看着是自己的徒孙,早就给他点颜色瞧瞧。” 玄通看着头顶乌云,眉头一皱,大袖向空中一挥,乌云消散:“话是这样说,可道禅那孩子心中也苦,为师自然知晓。可……这般说来,那帮和尚确实比咱们这帮修道的强,一颗佛陀舍利说送人便送人。” 孤山黑观,玄通身形佝偻,他嗤笑一声:“难道老夫真的老了吗?” 玄通忘了一眼漆黑的夜空,说道:“既然你心意已决,师父不能为你做什么,那便给你一轮明月,让你前路好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