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乐极生悲-《做局之逆袭》


    第(2/3)页

    “打扰都打扰完了,刚哥,你回蒙省了么?”黄东想起,勾四刚和乔小乔已经走了好几天,估计已经从惠安回蒙省了。

    “回来了,兄弟,我长话短说,之后你接着睡。”

    “你说,刚哥,有什么事?”

    “上次咱们说的生态养殖,我回来和呼日查大哥说了,他也觉得也挺好,最近想和我去泄洪湾看看,我和小乔也联系了,说最好咱们能一起去,项目越大,投资越多,镇里给的优惠就越多。”呼日查,就是原来勾四刚的老板,后来帮他起家的那个大哥。

    “行呀,刚哥,这事靠谱,你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这边有点事今天能处理好,后天就出发,预计晚上能到。”

    “行,几个人,我好定酒店。”

    “就我和呼日查大哥。”这次勾四刚没和黄东客气,毕竟和自己曾经的老板一起回去,兄弟们给做做面子,还是应该的,这对于呼日查来说,也是一种尊重。

    “好的,刚哥,放心吧。快到了告诉我们一声。”黄东挂断电话的时候,看见孙冰睡眼惺忪的走出卧室,懒洋洋的靠在他身上,胳膊紧紧抱着黄东的胳膊,“谁呀,这么早打电话。”

    “刚哥,上次一起吃饭的那个,美女副镇长的表哥。”说到刚哥,孙冰还真没有太深印象,可提到美女副镇长,孙冰是记忆犹新。

    “干嘛呀?”孙冰闭上眼睛,靠在黄东的肩膀上,马上又要睡着了。

    “上次说的,弄生态种植、养殖基地的事,他有一个朋友感兴趣,后天到北华,去泄洪湾去看看。”

    “你真的要卖菜呀?”孙冰半睁着眼睛,抬头看着黄东。

    “不是卖菜,是种植基地,好处很多,以后慢慢和你说,再睡会吧!”说完,在孙冰的唇上又是轻轻一吻,孙冰笑了笑,笑得很慵懒,之后直接躺在孙冰的腿上,一会又睡着了。

    小区的供暖还很足,早上屋里暖暖的,让人舒服的想睡,看着孙冰睡着了,黄东也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上午的时候,刘亚龙又给黄东打了电话,告诉他勾四刚和呼日查要来北华的消息,说话的时候,哈欠连天,看来勾四刚这一早上,还真是吵了不少人的清梦。现在刘亚龙的想法和司马前一样,决定投一点在种植基地里,倒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亲戚朋友吃菜比较方便。

    黄东想,既然大家都对这个计划有点兴趣,不妨叫着一起去考察考察。

    勾四刚和呼日查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钟,当晚黄东和刘亚龙在喜来登的中餐厅招待了两人。

    能看出呼日查是个爽快的人,一米九左右的个头,健硕的体格,笑起来很爽朗,而且,酒量惊人,来者不拒,这让黄东和刘亚龙还真有点含糊,蒙古族巴特尔的酒量,真是名不虚传。

    “呼日查大哥,蒙古兄弟的酒量,我俩是领教了,望尘莫及呀。”四个人喝了大约三瓶白酒,黄东有点告饶了。

    “我一个汉族兄弟陪你们喝酒,你们为啥对蒙古兄弟望尘莫及呀?”呼日查哈哈大笑,黄东和刘亚龙一头雾水。

    “哈哈,不止是你们,开始的时候,我也被骗了,其实呼日查大哥是真真正正的汉族人。”勾四刚解释说,呼日查本来不叫呼日查,他姓胡,叫胡兴华,是西北人,做牛羊肉生意很早,也是很早就和蒙古族的牧民们接触,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蒙语。

    其他人去买牛羊,都需要带一个当地懂汉语的人做翻译,可胡兴华和牧民交流是用蒙语直接和牧民们交流,再加上他长得高大,还穿着蒙族服饰,所以很多牧民都以为他也是蒙族人,对他格外的热情,胡兴华就干脆给自己起了一个蒙族名字,叫呼日查。后来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叫呼日查,而只有老朋友才知道他是汉族人,叫胡兴华。

    “哈哈,要不是刚哥说,我肯定不会相信这是真的。那我们以后该怎么称呼呀?”在黄东的印象中,宁可相信他是呼日查,却不相信他是胡兴华。

    “咱们是自家兄弟,看得起我,叫我一声胡哥吧。”胡兴华很直率,对黄东和刘亚龙继续道,“我前些年长时间和牧民打交道,也就习惯他们的交流方式和做事方式。这些兄弟做事直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和他们做生意,就得坦诚,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们逐渐认可我,牛羊都是先可着我先来,我也给他们好价格,时间长了,相互认可,虽然有些牧民知道我是汉人,仍是愿意称呼我呼日查兄弟。哈哈,习惯了,习惯了。”

    听勾四刚说,现在胡兴华已经成为蒙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牛羊肉批发商人,他的“华联肉业”还上过央视。很多牧民相信他的为人,愿意把牛羊卖给他,他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屠宰场,有了自己的运输链,来自各地做肉类生意的人,也乐得轻松从他这进货,价格虽然不低,但是质量肯定是有保障的。胡兴华的生意越来越大,在行业内已经是个名人,也给自己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科学很难完美的解释缘分这件事,男人和女人之间爱情如此,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友情亦是如此,胡兴华这半辈子可以说阅人无数,但能入他法眼的人却很少,却偏偏对当初落魄的勾四刚青睐有加。也正是有了他的支持,勾四刚才能从一个不名一文的混混,发展成为今天小有成就的商人,乃至于最后成为蒙省叱咤一时的地产大亨。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多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