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立极这番话一出,其余阁臣齐齐点头赞同,孙承宗更是站出道:陛下,黄首辅所言极是,老臣也赞同步步蚕食之策,如今陛下临朝,国内局势趋于稳定,正是天下休养生息之时,贸然倾全国之力于一战风险极大,胜还好说一旦败了,我朝将再度陷入危险境地,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众阁老齐齐躬身下拜劝阻朱由倾全国之力一战的决定。 然而朱由检却摇摇头道:“诸位爱卿,非是朕不愿意与民生息,待到积攒实力后再行作战实乃天不待朕啊!” 众人诧异,黄立极代众人出声询问:“陛下此言何意?” 朱由检却没有说话,回身在桌案上抽出一本奏折递给王承恩,王承恩恭敬接过,随即将折子递给黄立极,黄立极疑惑的接过展开。 朱由检这才继续徐徐道:“前些日子朕去钦天监询问今年国内天象,却得知一噩耗,今年国内将有大旱,且波及面积之广,几十年未有之,若是朕不趁着大旱未至,将东虏这头病虎彻底打死,朕担心,我朝在应对大旱之际,这头病虎便会趁机休养生息,待到我们再度抽出手来便已为时已晚,到那时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大好局面便彻底功亏一篑化作灰灰,尔等认为朕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种局面出现吗? 朕也知,此时倾全国之力一战风险极大。 但相比于待到事后我朝衰弱之时,东虏修养过后那种优势颠倒的局面。 朕以为两权相害,当取其轻也,朕要趁着如今的优势之际,彻底将这头病虎打死,以绝后患,诸位以为然否?亦或者诸卿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也可说出来与朕听听,若是更加好,朕也可以听从诸卿的意见。” 朱由检的反问,顿时也将诸位阁老说的哑口无言。 黄立极看着手中钦天监递上的折子,浑身也在不可置信的颤抖着,这上面说的天灾波及程度简直让他浑身都在颤栗,一旦成真,才刚刚缓过气的大明朝无疑将遭遇重创,其可怕程度甚过于之前东虏扣京之祸,光是想想那种几百万百姓易子相食最后揭竿而起的恐怖场面就让他感觉绝望以及恐惧! 众阁臣见黄立极这模样,心下好奇,也顾不得准备,便急急从其手中将折子拿了过来,逐一传阅了起来。 之后,众人的模样就好似复制一样,一个个呆立当场,不知所措。 徐光启是最后一个看到奏折的,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看完后并没有呆立,而是深深的叹了口气,道了声:终究是避不过了吗? 徐光启学贯中西,与诸多来明的西人乃至于传教士都是好友,互相交流学习,其中利玛窦汤若望等更是他的至交好友,汤若望便供职于钦天监,故而这个消息他也得知的比其他人更早一些。 如今有了这个消息,他便也下定了决心,当即拱手奏道:“陛下,所钦天监所预测的不错的话,此时正当按陛下所谋划行事,趁着我朝还有余力将东虏彻底消灭以绝后患,但与此同时,陛下若还有余力的话,臣也希望陛下能在大旱来临前早做准备,不求安然度过大旱,臣只求能让更多的百姓活下去。” 朱由检点点头道:“这点徐爱卿可以放心,朕虽然打算倾全国之力剿灭东虏,但也不会不顾及国内的百姓,前些年朕已经开始大规模培育土豆与番薯,这些物事想必爱卿比朕更熟悉,如今朕所掌握的这两种作物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库存,无论是在大旱来临之际救灾,还是作为度过大旱的粮种皆足够充足,定能将国内的旱情降到最低。” 徐光启闻言顿时长身下拜道:“既然陛下已有准备,如此,老臣便代受灾百姓多谢陛下了,陛下灭虏一事臣无异议!” 朱由检点头随即将目光看向其他内阁成员,孙承宗也同样点头拱手拜道:“如徐阁老所言,陛下已有妥善准备,老臣也无异议,一切听凭陛下指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