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夺取高加索-《异域雄心》


    第(2/3)页

    先期出动的是伊斯坦帝国新组建的空军部队,他们使用的是和中华帝国空军相同的金雕2型战斗机和鲲鹏1型轰炸机。在俄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伊斯坦帝国的空军抢先越过了实际控制线,首先轰炸了俄军的十多个前线机场,将俄军部署在南线的三百架各类战机统统毁在了机场上。

    当俄军最高统帅部接到南线空军覆灭的消息,他们被惊呆了。伊斯坦帝国一直都是鱼腩般的部队,俄军对他们也非常轻视,甚至在高加索一线的防御部队数量和武器装备,还不及东方防线的十分之一。现在伊斯坦帝国居然打出了如此犀利的一记重击,这如何不让俄军将领们惊讶。

    自从上次大战之后,双方实际上是不了了之,根本没有签订任何停战协议,因此双方算是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的,自然也谈不上宣不宣战,由于事起突然,现在俄军最高统帅部只能想方设法的调集部队,让前线能够顶住伊斯坦帝国的进攻了。

    亚历山大三世给俄军的压力太大,造成大部分精锐俄军都驻防在东部战线,南线只有不足二十万俄军,而且他们大多是卫戍部队,先进装备尤其是反战车武器不多,何况在南线和国内之间,还横栏着一道大高加索山脉,这让俄军的物资补给与兵力调动非常困难。

    俄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直不佳,外汇来源的主要依靠就是北方的各种金属矿藏和南方的几处油田,而油田中尤其以巴库为最大。建设资金短缺,使得俄国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好,从国内到高加索地区只有两条初级公路,并无铁路连通。

    和俄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伊斯坦帝国在加入了北约之后,由中华帝国的几家铁路公司承建,在国内修建了好几条双线铁路,依靠这些铁路的快捷运输,大量装备和补给物资可以迅速的运抵前线,有利的保障着军队的进攻作战。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高科技兵器,打得就是后勤补给速度与质量,因此在战争初期,俄国已经先输了一半。与大高加索山脉的艰险难行不同,在飞机轰炸之后,伊斯坦帝国装甲部队的大量灰熊1型战车集体出动,一举越过了属于丘陵地形的小高加索山脉,掩护着步兵群向俄国边境筑垒地区冲去。

    面对强大的伊军火力,俄军士兵只能躲在工事中,用手中的轻武器和不多的几门火炮拼命射击,因为缺少反战车武器,俄军的火力对灰熊1型战车没有太多办法,他们只能依靠血肉之躯,用当年哥萨克帝国使用过的反战车手榴弹去强行攻击,但是这种武器效率太低,根本无法对抗大规模出击的伊斯坦帝国战车部队。

    伊斯坦帝国的重炮部队也在阵地后方严阵以待,有前线炮兵观察员或者在天空中盘旋的侦察机,及时的将坐标发回指挥部,而重炮部队依靠这些坐标,挨个给俄军火力点点名,将他们一一清除掉,为伊斯坦先锋部队提供着有利的火力支援。

    伊斯坦帝**队在整训之后的首次亮相,就给了世界各国一个惊喜,其强悍的作战风格和快速有效的战术运用,几乎与中华帝国如出一辙。各国政府怎么也想不通,中华帝国是用了什么样的魔法,将世界上著名的鱼腩之师在两年之内改造的如此强大的。

    其实和波斯打了多年仗的伊斯坦士兵,并不缺乏战场经验和勇气,只是多年以来装备和战术的落后,让他们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这才会给世界各国那样的错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