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太子薨-《大晋皇族》
            
            
            
                
    第(2/3)页
    皇帝点点头,对姜承枭说的也极为赞同。
    “说说你的出兵方案。”
    姜承枭硬着头皮道:“陛下,卢明月根本不畏惧河北的郡兵,必须要精锐前去,雷霆剿灭。而关外三郡的兵力又被溪族牵扯,高句丽那边只怕是应接不暇。”
    其实姜承枭也能看出来皇帝不想从朝中抽调精锐过去,是故才有些硬着头皮。
    话音落下,皇帝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当然知道姜承枭说的没错,因为上一次卢明月在渔阳郡造反的时候,地方郡守就是请求朝廷派兵镇压的。
    而那次,镇压的人是姜承枭。
    关外三郡的兵力确实要防备溪族等草原部落,高句丽的叛乱的确不好处理。
    现在必须要先解决卢明月,稳定河北,然后再打退溪族,最后镇压高句丽。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却是朝廷派兵镇压,而且需要派遣得力大将。
    但是,经过青州的两次战败,皇帝现在已经不信任年轻一辈的将领了。
    或者说,他不敢再小觑这些暴匪。
    不然,若是河北剿匪不力,恐怕会真的像是姜承枭说的那样,匪患躁动。
    但是,该派谁去呢?
    “青雀,你觉得谁能替朕平了河北的匪患?”
    闻言,姜承枭心中不免失望,看来皇帝对他的戒心真的很重。
    收回情绪,姜承枭欠身道:“臣认识的将领并不多,不过有俩人臣以为可以。”
    “说。”
    “一是荆国公杨感,二是李药师。”
    之所以推荐这两个人,姜承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来这俩人他都共事过,知道能耐。
    二来,他也想告诉皇帝,朝中的其他将领我确实不认识。
    但是皇帝听了他的话不是很满意。
    荆国公杨感,承袭了他父亲楚国公杨太素的爵位,现在是洛阳城的城防将军。
    涉及了杨太素的人,皇帝没什么胃口。
    至于李药师.
    “青雀,这个李药师是谁啊?”
    “回禀陛下,此人乃是已故靖国公之子,现任.并县县尉。”
    说起这个职务,姜承枭也不免有些唏嘘,李药师这些年过的很不好啊。
    皇帝蹙了蹙眉,原来李药师是李擒虎的儿子,现在不过是小小的县尉,他能有什么能力平匪?
    “还有其他人选吗?”皇帝沉声问道。
    问出这句话,姜承枭就知道自己说的那俩人皇帝不满意。
    “臣,没有了。”姜承枭说道。
    见状,皇帝不由得冷哼一声。
    “青雀,你是不是想自己前去辽东啊?”
    他的语气中充满着质疑。
    姜承枭心里面‘咯噔’一声,而后面色平静的摇了摇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