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登闻鼓响-《极品枭臣》


    第(2/3)页

    新皇帝牢记国耻,也重新唤醒了文彬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他躬身一礼道:“圣上无须自责,只要陛下励精图治,选贤任能,整训士卒,待我大梁兵精粮足之日,老臣愿提一旅之师光复故土,直捣北虏巢穴,让幽人血债血偿,一雪定难之耻!”

    “武安郡王似乎忘了,议和刚刚达成。两国和好的局面来之不易啊!”汤浩不以为然的说道:“岂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王爷欲建盖世功名,难道就忍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惨景。”

    “幽人侵我国土,残我百姓,掳走道宗皇帝,终使先皇客死北国。此等不共戴天之仇,凡我大梁百姓莫不深以为恨,皆愿雪耻国耻,纵然血洒疆场亦无怨言。”文彬冷哼一声道:“汤相公也是读书之人,难道连君辱臣死的道理都忘了吗?”

    “武安郡王忠义可嘉!”朱崇礼拍案赞道,“议和只是权宜之计,日后整军备战朕还要多多仰仗郡王啊。”

    文彬凛然答道:“老臣万死不辞!”

    “郡王刚才说让朕选贤任能,朕深以为然。自登基以来,朕深感时下朝中人才匮乏。”朱崇礼接着问道:“郡王可有青年才俊为朝廷举荐啊?”

    “大才就在眼前,何须老臣举荐。”

    朱崇礼问道:“郡王说的可是李越?”

    “正是!有这两日在临安城传唱的二十多首诗词,此子才名无须老夫多言。更为难得的是,老臣从这些诗词中看到了一颗杀贼报国的赤胆忠心和一副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啊!”

    文彬之所以这么讲,那是因为李越那日在狱中给文信的诗词多是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这两位的文章多是描写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抒发光复故土的豪情壮志,一上口便会让人觉得作者之志在于驰骋疆场,伐虏雪耻。

    事情朝着汤浩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了,他不得不开口道:“李越前几日冲击幽国使团,可是差点坏了两国议和的大计啊!”

    “汤相公,据老夫所知,李越之所以教训幽使,那是因为幽人无礼在先。”文彬不紧不慢的讲道:“幽国副使齐格穆明当街调戏李越未过门的妻子,他是不得已才出手的。这些幽人着实可恶!”

    “有这等事?诸臣误朕啊!”朱崇礼懊恼不已,下面只给他说李越殴打了幽国副使,却并不清楚还有如此缘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