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主战派反攻-《极品枭臣》
第(2/3)页
“一派胡言!”朱孔阳大喝一声,出班驳斥道:“当年武安郡王曾当面质问李林忠,宗鹏父子谋反并无确凿证据,彼时权倾朝野的李林忠回了一句‘宗鹏谋反莫须有’。万大人主掌大理寺,莫非都是以‘莫须有’三字就将所审案件断为铁案?”
朱孔阳中气十足,声若洪钟!配上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站在朝堂之上就像一只要吃人的老虎。列班后面的李越不禁感叹,主战派中猛人真不少啊!
“宗鹏之案或有冤情。”
主和派的头号人物汤浩终于开口,他觉得不能再为宗鹏一案辩白,因为朱孔阳说的都是事实,而且当事人武安郡王文彬此刻就在殿中,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平反宗鹏一案,受累的最多就是已经埋入黄土的李林忠和万古艾。可朱孔阳刚才攻击的分明是与北幽议和的大政方针,这是半步都不能退让的,如今的形势只能弃车保帅了!
于是汤浩接着讲道:“定难之变后,我大梁元气大伤。兴国十一年北伐虽有战果,但已是强弩之末,难以为继。太上皇当年屈己求和,给我大梁迎来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使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何罪之有?”
主战派官员此刻都在心中骂道:汤浩这只老狐狸真是狡猾!他把太上皇搬出来,意思就是当年议和是太上皇的主意,否定兴国年间的议和就是否对太上皇。
何况如今陛下登基不久,且孝名远播朝野。为臣子的怎么能撺掇君上打自己老爹的脸,行大逆不道之举。
主战派纷纷为朱孔阳捏了一把汗,主和派官员除了被汤浩当作弃子的万古艾,其余皆面有得意之色。
可这点小问题又岂能难得倒朱大学士?只听朱孔阳继续驳斥道:“兴国十一年三路北伐,我兵力粮草确实消耗不少,但幽国比我大梁损失更为惨重。在兴国议和之前,我大梁一直处于攻势,何来无以为继之说?太上皇即位之初,曾与众臣盟誓,收复故土,一雪定难之耻!分明是李林忠之流擅权罔上,误导圣聪,才使北伐功败垂成,十数年之功业毁于一旦!此等奸臣贼子若不严惩,无以正国法!”
朱孔阳最后四个字是咬牙切齿大吼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