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人与人(中)-《战国福星大事记》


    第(2/3)页

    “辛苦两位阁下了!”我立刻扭头对一边的山科言继和鹫尾隆康点了一下头,有两位中纳言随行这次的面子是足够了。

    “是我们要仰仗殿下的武勇!”这两个人也客气的还礼。

    说起来这两个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政客,而是有些书呆子气的封建士大夫。随着步入老年长了一张“吊死鬼”脸的山科言继更加古板,而鹫尾隆康随着年纪一起增长的还有不少见闻,总体来说他们没有太多政治主见掺杂在里面,所以都应该还比较好相处。

    “诸星殿下,在下有个问题意欲请教一下,不知能否不吝赐教?”鹫尾隆康现在依然不过二十出头,遇事还是有些沉不住气。不过也有可能是事先商量好让他来打头炮,因而他显得并没有丝毫紧张。

    “鹫尾阁下是京都有名的才子,有什么您不明白的事情是我能解释的?”我听说近来公卿们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有必要这么急着“打秋风”吗?也许只是想过得更奢侈些,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如果有在下能尽力的地方,在下不敢推诿!”我看向他等着下面的话。

    “这个……”他沉吟了一下,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在考虑措词。“不知诸星殿下可否游历过奈良吗?”最后他问出这样一句。

    “有幸到过两次,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我点了点头。

    “那可真是有些可惜了……”鹫尾隆康好像非常的替我惋惜。“奈良乃是先代天皇的古都,名胜古迹之多丝毫也不在京都之下。那时节天下太平皇室荣耀,所建诸多御苑寺院……”接着他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上起了文化历史课。

    开始我只以为他是书呆子气犯了,出于礼貌静静地听着。可后来我发觉不是那么一回事,其他人不仅没有阻止甚至反感他的意思,反而略显紧张地观察着我的表情。当然,他们都是一些久历宦海的“老油条”,不可能表现得过于明显,这些都是我自己感觉到的。慢慢地我逐渐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他们是在替盘踞在奈良的那些大寺院试探我的口风!

    奈良诸大寺和朝廷关系还是不错的,不只以钱粮接济过落魄时的皇室,还曾经容留保护个别被追杀的人。不过随着世俗大名力量的逐步膨胀,三五百农兵之间的战斗场面近两年已经基本上消声匿迹,寺院当年可观的僧兵势力如今已经不值一晒,至少和我的军队比起来他们只能个屁!

    “鹫尾殿下实在是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仁心,千年古都遭遇战火实在是一件不幸的事!”趁他中途换气的时候我插了句嘴,一下子把话挑明。

    “诸星殿下的称赞实不敢当,在下再怎么想也是有心无力的!”鹫尾隆康虽说年轻而且第一个发言,但并不代表他就糊涂或者鲁莽,我一称赞他立刻就表明这里没有他的直接关系。“诸星殿下是天下闻名的仁义贤者,又手握重兵掌万人生死。当此多事之秋,还望殿下本一颗慈悲之心为近畿多保留一份元气!”他想拿话套我。

    “不知朝廷可有什么旨意?”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这句话,而是转向了高堂正座的近卫前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