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各干各的(中)-《战国福星大事记》


    第(2/3)页

    “是,为臣是这个意思!”他苦笑着点了点头。“……由于主公的直辖部队战力强大,在实际的作战中依附的豪族大多只能起到一个站脚助威的作用,偶尔有了些许的功劳,也会得到一笔不错的赏赐。不过这对他们来讲毕竟不是主业,用不着维持一支像样军队,本家又有相对严格的制度,所以只要临时招募些农兵凑数就好了。有了钱不妨自己攒起来,安安心心把自己的领地经营好还更重要些……”

    “这不是对所有人都更有利吗?”我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只要不是顽抗到底的人,我几乎都是网开一面的。这对其他人自然也应该有着不错的示范效用。与其投向强硬的柴田或者不断驱策豪族的‘猴子’,那还不如为我仁慈宽厚的诸星参议殿下服务好些!”

    “对于那些只掌握着一座岩砦或两三个村子的豪族确实是这样,但像毛利和上杉那样的大名想的可就不同了!”说到这里竹中半兵卫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那些地方上的微弱豪族会非常满意,作个富裕的田舍翁似乎是个最好的结果,可那些大名们却想的是自己家族的武运昌隆,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不会痛快。如果是羽柴或者柴田掌握了天下,那么一定还是旧式的政权模式,也就是说廉仓、室町那样的模式。在这种体制下幕府的大将军要极大的依靠强势外藩,他们自然会保持一个优势的地位。而如果是主公您的话……”说到这里他看了我一眼。

    “哦……”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的颜色开始改变。

    长久以来我所致力进行的,就是建立一个集权制的家族,虽然那时还没有以整个天下为目的,但起码是本着把诸星家经营成铁板一块的原则。因此上确实如竹中半兵卫所说的那样,我对下属豪族的力量需求非常之少,他们最多也就是一些地方上的行政管理者而已。

    甲骑、铁炮、轻骑,水军等兵种的建立,是在军事职业化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当年织田家那个“兵农分离”自然是无法同日而语。有这样的一支强而有力指挥明确的军队存在,旧式的封建采邑制自然会逐渐在政治生活中的比重逐渐减轻,直至最后淡出并消失。

    在经济上我的主要依靠是对商业和矿业的直接参予和特殊管理,不但有着巨大的收益,而且便于在需要的时候聚集起巨大的物资数量。至于从农业上获得的收入在我实在是微乎其微,土地的意义在于聚集起百姓的人力和各级武士们的忠诚,以使我的统治更加牢固持久。这在别的大名是无能为力的事情,所以不难想象,在天下平定后更多的百姓会流转到我的土地上。

    在我还是织田家臣的时候,我所做的这一切再怎么也是一个大范围内的小内容,充其量就是一块让人新鲜一下的“试验田”而已。可如今我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名独立大名,那么这些政策就有可能随着我的胜利推广到整个天下去,那么其他人要怎么办呢?

    事实上我也正是这么去做的,以强大专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加强(当然是在统一天下之后)集权统治,也许真正在实际上消除割据大名这种现象需要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但是我相信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一定会成功。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知不觉中,我犯下了一个错误。

    这个错误实在是太严重了,那就是我把其他人都当成了傻瓜!事实上这世界上有傻瓜,但绝对没有我认为的那样多。在这个时代里我早就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观察了这么长时间也早就该看明白了!竹中半兵卫是在很早以前就明白了,只是一直没有说出来,现在看来毛利家也明白了。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多吗?”我沉默了良久后希图侥幸地说到。

    “具体的数字还不清楚,但是事实上只怕不少!”竹中半兵卫又苦笑了一下。“毛利家现在和羽柴殿下关系密切;上杉家和柴田殿下的秘密同盟也已经被证实;北条家虽然没有正式加入这个盟约,但倾向柴田殿下的意图也相当明显。反观主公这里,除了这个走头无路的大友家就没有什么有分量的角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