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一个新的起点-《战国福星大事记》


    第(2/3)页

    现在我更加体会到了子嗣稀少的遗憾,如果这时有十几个成年儿子的话就能建立起一大套严密的体系,诸星家的根基毕竟还是太浅了。波多野家作为诸星家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惜这样的分支现在毕竟太少了。

    框架不能只靠一个点来支撑,如前所说我把作为关东门户的骏河和相模连在了一起,再加上远江东部的一些地区,凑足四十五万石一并交给了竹中半兵卫。交给他我是放心的,即便是东国出现了什么激变的情况,我相信也不会变得不可收拾。我现在只希望他的儿子也都具有这样的能力,至少要等我和我的继承人们,完成了对于这个国家制度的改变。

    人有时就是这样的奇怪,我的目的本来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的制度,但在成功之前却要依靠这个制度,依靠现行的武士体系。

    当然关东这么大的空间不可能只是这样就算了,还有必要更多的投入,另外两个重要的力量就是一直坚守在那里的真田家,和漂泊了二十年后回归的长野家。

    真田家的作用就像是一盒万金油,在关东、甲信、北陆的交界处可以照顾到各方,我履行了之前的诺言:真田家领有信浓的高井、埴科、小县、佐久四郡,西上野的吾妻、碓冰、群马、片冈、甘乐五郡,总共增加到了三十七万石。

    土地一下子扩大了近三倍,真田家现在终于成为了一家大大名,数代以来的努力也终于有了成果。虽然是作为外臣,但是真田家也是属于和我相当密切的一家大名,至少我可以肯定在我和信清的时代他们不会出现什么变故。

    离开关东的时候长野业盛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威望,但提起他的父亲“上州黄斑”长野业正,至今依旧是个可止小儿夜啼的角色。虽然他们父子追随我不能算最早的,但对于诸星体系的建立却有着莫大功劳,所以对他们即便是赏赐丰厚些也不会都多少人持异议。

    我加封长野业盛领北武藏半国和上野整个东南部分,面积达到了五十九万石,河越城就在他的领地内。根据他的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综合因素的考虑,我认为可以起到关东枢纽的作用。

    还有长宗我部元亲转封到了下总,领地扩充到了四十万六千石,作为他领地增加而且自然条件更好,而四国也再也没有超过二十万的外样大名,真正成为了我家的后院。

    不过我还是不十分放心,将十河存保迁到了九州丰前中津十四万石,而原来在那里的大村纯忠迁到了南下野十八万石,平户松浦迁到了伊势桑名十万石。另外在九州山中鹿之介的领地也扩展到了筑前全国,三十三万石的领地和掌有丰后一国的前田庆次遥相呼应。

    其余和关东还有比较密切关系的就是藤堂高虎,也从西国来到了甲斐,领地二十三万石。

    其实无论九州和关东都还有一些空白地域,换而言之就是那些暂时没有分封出去的直辖领地,比如北肥前、筑后、南武藏等等。不过那附近都有我的强力家臣大名可以照管到,短期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也便于我以后进一步安排。

    东北的情况和关东略有不同,他们中大多数人虽然也跟着起了一回哄,但是并没有几个直接动上手,所以处理上自然要有所区别。我保留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大名地位,只是除了最上、伊达两家之外,领地全都降到了十万以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