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桓熙班师-《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3/3)页
一旁的左贤王妃拓跋氏出来打圆场,招呼两个儿子向他们的义父拜别。
刘悉勿祈与刘卫辰这对兄弟含泪与桓熙道别,旁人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们之间父子情深。
在与刘务桓部分开后,桓熙率众南下,同行的除了随他出征的晋军步骑,还有八千匈奴将士,以及部分被迁往西套平原的将士家眷。
来到西套草原时,银川城已经在修筑之中,如今已是夏季,春耕早就结束,正是农闲的时候。
此前,王猛得到桓熙的指示,便着手征发民夫,北上筑城。
桓熙看着正在如火如荼建造的银川城,询问权翼道:
“子良以为,何人能坐镇此地,为我管辖周边部落。”
桓熙不可能长期留在银川,毕竟长安才是他的老巢,只要委派心腹,主持单于台的运转。
实际上,权翼自己就是最好的人选,但桓熙可不会让他留下来。
倒不是信不过权翼,而是这么一个贴心的下属,甚至愿意放下身段为他寻访美女,桓熙又怎么舍得让他离开自己身边。
往后需要演戏的时候,权翼不在,自己总不能举起拳头,朝着王猛的脸上招呼吧。
权翼举荐道:
“主薄赵俱,忠厚纯良,有施政治民之能,主公若以赵俱治理西套,必能大治。”
桓熙微微颔首,他也觉得赵俱是个不错的人选。
回到西套草原,桓熙也得知了中原的一些消息,包括冉闵大败,以及张遇叛晋。
桓熙问起权翼对于张遇的看法。
权翼沉吟道:
“张遇能够抢占仓垣,致使谢尚不能北进,说明此人颇有眼光。
“下官与他不曾有过接触,但想来,也是厉害得紧,主公不可小觑。”
桓熙心道:
‘紧不紧,别人说了不算,要试过才知道。’
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张遇家的年轻继母韩氏。
他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妇人,才使苻健不顾一切,也要将她纳为昭仪。
桓熙当然知道邓羌将韩氏带回了长安,准备进献给自己。
王猛早就在与他的来往书信中通报了此事,韩氏也在王猛的安排下,住进了一间别院,只有婢女侍奉,严禁男子登门,就连王猛、邓羌,也不曾踏入别院一步。
桓熙摇摇头,将对韩氏的好奇从头脑中赶走。
等到回了长安,有的是机会让自己好好结识那位年轻的继母,又何必急于一时。
桓熙的心思回到了张遇的身上。
他并不重视张遇,但张遇治下,洛阳、许昌等地五万户百姓,却让桓熙垂涎三尺。
如果能够打败张遇,将许、洛地区的百姓迁入关中,无疑会为关陇的复兴注入一针强心剂。
当然,时间不是现在。
一场长途跋涉的大战之后,麾下将士必须要休养一阵,也得给出时间,让军马多养些膘。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第三章还是晚上十二点。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