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两军对阵-《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能取这么一个表字,当然不是常人。
    别看桓虔年纪小,胆量却大得很,围歼破多兰部一战,桓虔一马当先,甚至就连邓遐都追不上他。
    桓虔北上投军以后,他骁勇矫捷之名很快就被桓熙麾下将士所知。
    毕竟只要是猛将,平日里有的是机会展现自己的武艺,军中将士都将他视作是邓遐、邓羌那样的万人敌。
    桓虔插话,桓熙并没有流露出不满之色,显然对这位在战场上勇猛无畏的堂弟很是欣赏。
    沈赤黔正色道:
    “梁公莫要轻视微臣,微臣恨不得现在就为梁公斩将杀敌!”
    吴兴沈氏本就是武力强宗,沈赤黔的武艺虽然比不上邓遐、桓虔这样的猛将,但也称得上是一员战将。
    桓熙闻言笑道:
    “且在等等,无需着急。”
    梁军将士草草填了填肚子,又休息了好一会。
    桓熙感觉自己的体力已经恢复得差不多,料想将士们也差不多,他终于从草地上站起身来。
    周围的将士见状,也纷纷起身。
    桓熙问道:
    “诸君能战否?”
    众人齐声答道:
    “能战!”
    桓熙点点头,大声道:
    “上马!”
    当桓熙领着五千枪骑与五千弓骑恢复了体力,正接近乞伏鲜卑营地的时候,乞伏傉大寒已经集结了乞伏部剩余的一万多青壮。
    苦于无马,只能以步卒在营地外列阵。
    营地的防御跟纸糊的也没什么两样,自然也不可能据营而守。
    由于乞伏傉大寒年老体迈,这一仗,由其子乞伏步颓指挥。
    两军阵型相距五百多步,空旷的原野上,只见身为农耕文明的梁国,全员皆为骑卒。
    而作为游牧民族的乞伏鲜卑,却基本都是步卒。
    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件新鲜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