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有一点!” 朱肃笑着说道:“孔老夫子带着他的三千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春秋时代的每一个国家,都对孔老夫子那是客客气气的,你知道为什么嘛?” “为什么呢?”徐妙云下意识问道 “妙云妹妹,你想一下啊!一个两米多高的壮汉,带着三千弟子,驾着车,开始周游列国,而这三千弟子,每一个都是君子六艺非常厉害的,是什么情况呢?” “春秋时代的那些国家,哪一个敢对孔老夫子客客气气的呢?” “你还真以为,他们对孔老夫子尊敬,是因为他的名气大,是儒家圣人啊!名声这些都是虚的,唯有自身的实力,那才是最实在的。” “他们对孔子客气,那是因为他们害怕孔子的力量。”朱肃说道 “呃!” “这!” 徐妙云再度愣了一下,为什么感觉朱肃说的好有道理啊! 对啊! 名声那些什么的,都是虚的。 唯有自身实力的强大,那才是最真实的。 朱肃接着说道:“妙云妹妹,你仔细地回想一下,这么些年来,是不是只有孔老夫子完成了周游列国,在他之后,便再也没有人完成了这一个壮举呢?” “这是不是,就能够说明问题了呢?” “是啊!” 徐妙云说道:“好像是的,在孔老夫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周游列国了。” “好了!” 朱肃拍了拍手,随即说道:“现在在回到原来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了孔夫子的真正形象,你在想一下,孔老夫子的论语,还是这个意思嘛?” 话到这里,徐妙云脑海中忽然开始想象起来。 尤其是在结合孔子那两米多高壮汉的形象,在分析起论语。 这一刻! 让徐妙云忽然感觉有一点别扭,之前的那些解释,似乎真的有一些问题。 这时,朱肃接着说道:“妙云妹妹,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呢?这个论语,其实是春秋时代,道上面的规矩呢?” “呃!道上面的规矩。” 徐妙云又是一愣,下意识地问道:“这是什么规矩呢?” “咳咳!” 朱肃微微咳嗽了一声,随即说道:“首先,仁义礼智信,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要理解字形,就比如说这个仁字啊!” “仁,即是对付弱小的对手,徒手即可将其一分为二。” “义,即是对付稍强的对手,夫子会用上双刀来应战。” “礼,即是对付更强的对手,定要拿上长兵认真对待。” 。。。 “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