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 峡-《海阔天空》


    第(2/3)页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王国珍老师左右手同时开工,笔走龙蛇,把毛主席的一首词写的气势磅礴,雄浑大气,不过他的举动却让班里的同学都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今天地理老师唱的是哪出。

    “妹子,地理老师是不是改交语文了?怎么看着今天这么兴奋,第一节语文课就教毛主席的词吗?”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郭计斌贴近黎峻耳朵轻轻说道。

    黎峻也摇摇头,表示自己也处于懵逼状态,扭头看向秦杰,他也是一脸的茫然,看来应该不是地理老师从副科转到主科后的兴奋,那是有什么重要的地理大事发生了?

    黎峻翻阅着自己的地理课本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可直到地理老师写完放下笔后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

    地理老师写完毛主席的词之后转过身来一脸笑意的看着下面一头雾水的同学们,顿了一下之后才又开了口。

    “大家看我写的这首词有没有什么深意呢?说完脸上的笑意更胜了。

    下面的同学们都摇着头表示不知道,黎峻也是想着卖弄一下,于是壮着胆子举手站了起来说道:“王老师,今天的天气,你应该写毛主席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的,”说着黎峻摇头晃脑的读了起来。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读到这里时抬头看着站在讲台上的地理老师,而王老师也是笑意盈盈的看着黎峻,等到他停顿的时候说道:“看来黎峻对毛主席的诗词也挺熟悉,的确在今天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天地间一片苍茫,田野间更是覆盖着皑皑白雪,一望无垠的白色,更适合主席的《沁园春.雪》,不过我今天之所以拿出来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是因为马上我们伟大的祖国要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这远比每年都会出现的几次苍茫的大雪更让人兴奋。”

    王老师的兴奋是难以掩饰的,黎峻不由的又从他写下的诗里开始琢磨起来,希望能找到一些新的思路,“一桥飞架南北,早已经实现了,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当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时候,举国欢庆,多少的国人为之兴奋和自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