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掸邦发展-《霸世文明》
第(3/3)页
各种行业都开始萌芽、发展,并开始向其他国家扩张。
例如制造业,像生活用品已经开始用空运的方式向其他国家出口了。掸邦的内部商业竞争也慢慢进入比较激烈的状态。
不过都是良性竞争,三五家公司对市场形成垄断,他们之间形成一个价格同盟,然后比的是创意、服务、质量。
整个掸邦的大部分商业都被凌渊集团和旗下控股子公司所垄断。
需要进口的商品是越来越少,最主要的进口商品还是农产品,随着掸邦地区的华人越来越多,华人的购买力在最低工资的限制下,以及乱七八糟的花费没那么多的情况下,变得比较给力。
世界各地的优质农产品进口到掸邦,大大改善了华人的物质生活质量。
对于需要进口的农产品,凌渊集团也在逐渐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有的在掸邦境内,有的在华龙国,有的在索马里。那些高价格的农产品,随着这些基地的投产,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过惯了资源贫乏的生活的华人来到掸邦,简直如同来到天堂。
这里各种东西都很便宜,工资还比较高。
凌渊集团的汽车在这里,一辆抵挡的只需要两万元,质量绝对超凡,最高档的汽车,售价也仅有百万左右。
房价更是低得很,而且装修高档,风水绝佳,环境优美,不过一个家庭仅限购买一套,严厉杜绝炒房的投机行为。
但是,这些低价格的商品,出口价格却不是那么低了。
汽车最低档的出口带国外,一辆要卖到三十多万,如果关税高一些的国家,要卖到四十多万。
不过当前出口不多。
而整个掸邦目前的进口量则是不断的增加,各种商品都在进口。掸邦生产的民用商品,都是高档奢侈品,普通的生活用品制造没什么利润,因此全靠进口。
因为此时凌渊集团正计划着印钞票,印了票子还得想办法国际化,向美元发起挑战。
一种货币要想国际化,首先必须是贸易逆差国,也就是出口少,进口多。同时得对大宗商品具备定价权。第三是要在全球有强大的盈利能力,以维持货币信用度。
只有具备这几种条件,才能国际化。进口多,出口少,并不意味着就要亏本。因为进口的商品,依旧可以是集团制造,只是从别的国家进口到掸邦地区而已。
例如在索马里地区,那里的制造业已经起步了,但制造业大多都是凌渊集团控制的,那么此时索马里向掸邦出口商品,然后掸邦用凌渊集团印刷的钞票支付,这样索马里政府手上才有这种货币。
而且这些钱,再通过向索马里人民银行兑换成索马里货币后,这些钱依旧是凌渊集团的。
一种货币被他过所大量持有的时候,并认同其价值,才算国际化。
但光是如此还是不够的,还得对大宗商品具备定价权,此时凌渊集团已经开始涉及到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竞争了。
什么最赚钱?
自然是印钞票最赚钱了。
曹渊此时已经有要把自己的头像印到票子上面的冲动了。
第(3/3)页